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湖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湖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湘政發〔2020〕2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湖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服務湖南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為經濟提質、增速👎、轉型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結合我省實際,製定本方案。
一🫴、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
(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黨對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的全面領導🦸🏿♀️。實施高職院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進一步夯實職業院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職業院校領導班子建設🥩。積極做好職業院校意識形態工作,抓實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二)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優化欧陆、專業布局🚝🧖🏽,深化辦學體製改革和育人機製改革。將職業教育擺在經濟強省、科教強省等建設的大局中系統謀劃布局,緊緊圍繞破解製約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深層次體製機製障礙和突出矛盾🔼🏃🏻♀️➡️,推動省部共建湖南省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範區。大力辦好職業院校,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二、完善新時代湖南職業教育體系
(三)拓寬中高本銜接貫通的培養渠道🧑🏿🚒。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湖南產業需求🆕,建立和完善中職👵🏿、高職專科、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縱向貫通🌆,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橫向銜接🪜,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多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探索優質高職院校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逐步提高優質公辦本科院校對口招收中職畢業生和高職專科畢業生比例,招生指標在本科院校年度招生計劃中單列。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在技能培訓、繼續教育、終身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將職業院校建成技能培訓中心📀、繼續教育中心☕️、文化服務中心、技術技能積累中心和應用技術創新中心🤦♂️。
(四)實施中等職業教育標準化欧陆建設工程。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基礎,凡舉辦高中階段教育的縣市區,必須辦好1所以上公辦中職欧陆✌🏽,確保中職欧陆與普通高中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經費投入、招生規模和辦學質量等方面大體相當。強化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舉辦職業教育的主體責任⛹🏻,加強對區域內中等職業教育的統籌規劃,優化中職欧陆和專業布局,加大公辦中職欧陆辦學投入,確保公辦中職欧陆辦學規模和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大力支持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殘疾人職業教育發展,提高辦學水平👩🏻🍼。啟動湖南省標準化中職欧陆建設工程,製定和實施湖南省卓越中職欧陆、合格中職欧陆建設標準,到2022年,所有欧陆達到國家中職欧陆設置標準和建設標準,所有專業達到湖南省中職欧陆專業設置標準,每所中職欧陆重點辦好1-2個專業群,建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中職欧陆和特色專業群。建立中職欧陆(含技工院校)建設標準評估審核機製,淘汰不合格中職欧陆(含技工院校)👝。支持優質中職欧陆與相關高職院校合作,依托特色專業擴大中高職貫通培養招生規模。
(五)實施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工程。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人力資源結構的重要方式,落實高職擴招任務👨🏿🏫,強化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優質發展🧑🏻🏭,著力培養湖湘工匠⬇️。落實高職院校舉辦者辦學責任,加大辦學條件改善力度,確保高職院校辦學條件達到國家標準。優化專業結構,增強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匹配度🕣,增強高職院校支撐區域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能力,每所高職院校重點建設2-3個專業群🦋。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方法,按照“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製靈活”的原則招收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推進卓越高職和特色專業群建設,積極參與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欧陆和專業建設計劃🍏,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產業支撐能力卓越的高職院校和專業群🙆🏽♀️。
(六)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欧陆🥌、國家優質高職院校、省卓越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群核心專業探索舉辦四年製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在中職和高職醫衛類、教育類專業探索舉辦四年長學製職業教育試點。細化落實中國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等免試入學政策🤵🏻♂️。鼓勵支持設立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平臺🐁。
三🔂、大力推進產教協同育人
(七)實施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推進1—2個城市(或城市群)開展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遴選建設3—5個省級產教融合型城市和20個省級產教融合型縣市區🧜。製定湖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辦法👧🏼,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領域,發揮大中型企業深化產教融合示範引領作用,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社會民生等領域重點建設培育500家左右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並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政策⛹🏽♀️。鼓勵市州、縣市區在產業園區👩🏻🦽➡️、工業園區建設職教基地🛗,布局職業院校✢👨🏻🦽,逐步使職業院校向城市、園區集中。重點支持嶽麓山大學科技城👮🏼♂️、湖南省大學科技產業園💂🏿♂️、湖南(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園☦️、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長沙職教基地等產業園區的職業教育項目建設👨🏽💻。建立覆蓋全產業鏈的職業教育集團或產教聯盟,建成省級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30個👩🏻🎨,在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含磁浮)🧑🧒、工程機械、化工新材料🙍♂️🆎、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建築、現代物流、文化旅遊、學前教育、家政服務等領域建立全省性的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支持行業企業依托或聯合職業院校設立產業欧陆和企業工作室、實驗室。鼓勵以校企合作等模式,依托行業骨幹企業試點建設1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化省級公共實訓基地🎯。積極推動“1+X”證書製度試點。借鑒“雙元製”等模式🤷♀️,積極推行現代學徒製和企業新型學徒製,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建設開放共享的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行業主管部門或行業社會組織每3年發布一次行業市場人才需求預測報告。到2022年,培育遴選產教融合領軍人才100名💊、產業教授(導師)1000名🤙🏽⛽️、湖湘工匠和技術能手10000名。鼓勵技能大師在職業院校設立“大師工作室”👭🏼,鼓勵院校名師在企業設立“名師工作站”🤦🏽♀️,實施企業訪問學者項目。
(八)推進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鼓勵區域、行業龍頭企業和骨幹企業舉辦職業教育。企業舉辦職業教育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經認定取得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的💇♂️,資格有效期內對符合條件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產教融合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條件的,可按投資額30%的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對國有企業舉辦的職業院校,同級財政可以采取財政補貼、以獎代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適當支持🥷🏻。企業投資或與政府合作建設職業院校的建設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通過劃撥方式供地,鼓勵企業自願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將規模以上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情況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建立公開透明規範的民辦職業教育準入👩🏼🎨、審批製度,嚴格規範民辦職業院校辦學行為,探索民辦職業教育負面清單製度👨🎨,建立健全退出機製。
四、提升職業教育服務能力
(九)緊密對接國家🫃、湖南發展戰略🥅。對接產業布局調整專業布局,擴大高技能人才培養規模🛠。到2022年🥉㊗️,職業院校畢業生本省就業率達到60%以上。在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建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瞄準湖湘產業需求開展以應用技術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的技術服務。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著力打造“專業支撐+產業扶貧+技能培訓”特色的鄉村振興服務模式,開展農民種、養🎢🤼♂️、加工🏙、營銷和互聯網等技術技能培訓,提升新型農民職業能力💪🏻。鼓勵農民通過“半農半讀”等方式就近接受學歷職業教育,暢通農民接受學歷職業教育通道。辦好涉農職業院校和縣級職教中心,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職業教育。探索在海外設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推進優質職業教育資源走出國門,服務湖湘企業“走出去”。
(十)積極擔當職業技能培訓重任🤽🏻♀️。支持職業院校開展補貼性培訓🪛,擴大面向職工、退役軍人、就業重點群體、新型農民、貧困勞動力和退役運動員的培訓規模,使職業院校成為全省技能培訓的主力軍🤾🏽♀️。積極拓展培訓資源,加強職業院校培訓條件、培訓教師隊伍、課程資源、培訓標準建設,提升職業院校培訓能力。大力發展社區教育🤾🏼♀️,推動職業院校面向社區開展職業技能及文化素養培訓。鼓勵職業院校與社會共建社區教育欧陆,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社會的功能,提升社區教育專業化水平𓀇,使社區教育融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五💇🏿♂️🧑🏿🦳、建設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
(十一)改革職業院校人事管理製度。建立完善教師編製管理動態調整機製👨👩👧👧,落實職業院校教師編製標準🔀,支持欧陆按照有關規定自主聘請兼職教師💂🏼♂️,實現“編製到校、經費包幹📲、自主聘用、動態管理”✦。創新完善適合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人事編製管理辦法,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職業院校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職業院校可從校企合作中獲得智力、專利🎃、教育、勞務等報酬,具體分配由欧陆按規定自行處理🤷🏽♀️。優化績效工資分配管理辦法,切實提高職業院校和教師參與技能培訓🉑、技術轉化、技能推廣等工作積極性👩🏿🍼。允許欧陆統籌經常性撥款和學費收入等資金支付教學資源、教學服務🐿🦖、知識產權👡、實習實訓崗位及指導服務等校企合作項目發生的必要支出♍️。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招聘由欧陆自主設置條件🦸。
(十二)實施教師職業能力提升工程🧖🏽♂️。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職業院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養造就一批“雙帶頭人”和“四有”好教師。落實《湖南省芙蓉人才行動計劃》🤼,高職院校芙蓉學者崗位設置及招聘人數與本科院校分列,聘期內每人每年按規定資助獎金4萬—20萬元;在高職院校、技師欧陆建立靈活的專業人才引進機製,擇優聘任專業群帶頭人🖖、產業導師、技能大師,按聘期每人每年資助10萬元🦶🏿,資助經費從相關部門的專項經費中列支🦆。實施名師工程建設計劃,建設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到2022年,遴選職業院校芙蓉教學名師100名🎞、省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創新團隊400個🏃🏻♀️➡️、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群)帶頭人300名🍄🟫。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到2022年🤞🏼,建立50個省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遴選1000名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半年以上;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頂崗實踐、掛職鍛煉時間原則上每5年不少於6個月👌🏽,或每2年不少於2個月;新入職專業教師不具備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前3年須赴企業集中實踐鍛煉半年以上。加強職業技術師範教育,支持具備條件的本科高校設立職業技術類二級師範欧陆,針對性培養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每年開展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和專業技能競賽。
六、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證體系
(十三)加強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和督導評估。全面推進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實施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製度⚒。2019年起,對職業院校新設專業辦學水平進行合格性評價,建立職業院校專業辦學水平分類評價製度,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職業教育評價。將職業教育工作納入對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督導報告、公報、約談👩🎤、限期整改🛟、獎懲等製度。
(十四)實施湖湘特色職業教育標準開發工程🍺。推廣落實國家職業教育系列標準。完善職業教育院校設置及專業設置標準,規範院校設置及專業設置行為,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製💭。建立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教學標準向社會公開製度,開展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教學標準合格評價工作,遴選一批省級優質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專業技能考核標準和實習實訓標準。到2022年💂🏿♀️,全省職業院校的所有專業全部完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專業技能考核標準製訂及公開工作🤾🏽♂️。
七、確保各項改革順利實施
(十五)完善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製度🥁。完善湖南省人民政府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製度,聯席會議由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國資委、省扶貧辦、省稅務局等部門組成,省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長擔任召集人。聯席會議統籌協調全省職業教育工作,研究解決職業教育重大問題🕵🏽♂️,部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重大事項❇️。各有關部門在規定的職責範圍內,做好相關政策配套銜接,形成政策合力👩🏼🏭🚃。組建湖南省職業教育指導咨詢委員會👩🏿🦲,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重大決策的科學性👼🏼。
(十六)健全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製。建立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等相適應的財政投入製度,統籌現有教育專項資金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確保中職欧陆和技工欧陆生均撥款標準不低於10000元/年、可適當高於當地普通高中生均撥款標準🧏🏻♂️,高職院校生均撥款標準不低於12000元/年。經費投入要進一步突出改革導向,支持校企合作👨🦯,註重向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進一步擴大職業院校助學金覆蓋面,完善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製,落實對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傾斜政策,健全職業教育獎學金製度🙂↔️。適時調整職業院校學費標準。
(十七)營造真抓實幹的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建立市州人民政府職業教育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機製👳♀️,對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發展環境好的市州在資金、項目等方面進行傾斜。創造平等就業環境🎰,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製度障礙,積極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辦好工匠和勞模精神大講堂活動,引導學生樹立職業自信👰🏽♀️,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加大職業教育宣傳力度,推出一批職業教育優秀品牌欧陆👌🏽、品牌專業和典型人物,樹立湖南現代職業教育良好形象📪。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講好湖南職教故事,傳播湖南職教聲音,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
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
2020年1月16日
(此件主動公開)
最新資訊 查看更多>
01月03日
2025年
12月26日
2024年
12月23日
2024年
12月11日
2024年
12月12日
2024年